引言: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工业领域置于战略核心,明确提出以人工智能+工业大模型、绿色低碳转型、新质生产力培育为突破口,推动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本文整合两会政策要点与行业代表建言,梳理企业可把握的机遇与行动方向。
一、数智化转型:破解“不愿转、不敢转、不会转”难题
政策要点:
顶层设计强化:制定分行业数字化转型指南,构建“政策+标准+场景”体系(张立代表建议)。
技术攻坚重点:突破工业设备上云、数字孪生、数据字典等关键技术,推动5G+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。
中小企业普惠:推广“小快轻准”解决方案,降低转型成本。
行业趋势:
柔性生产与智能工厂:某车企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全球供应链智能排产,供货周期缩短20%。
数据驱动决策:工业大模型将深度应用于工艺优化、故障预测等场景,提升全链条效率。
二、工业大模型: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变革
政策要点:
基础建设提速:建设国家级工业场景图谱与语料库,解决数据碎片化问题(周云杰代表建议)。
龙头企业示范:财政补贴支持家电、汽车等行业开展大模型应用试点。
中小企业适配:鼓励双跨平台提供低成本AI服务,降低技术门槛。
行业趋势:
质检与运维智能化:AI模型在缺陷检测、设备预测性维护中准确率超99%。
人机协同升级:通用大模型+行业模型架构(如DeepSeek)将加速工业知识沉淀与复用。
三、工业互联网:从“全覆盖”到“深融合”
政策要点:
生态体系完善:深化大企业建平台、中小企业用平台模式,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.5万亿元(徐晓兰委员数据)。
跨领域协同:推动“通用大模型+工业互联网”融合,提升产业链韧性。
行业案例:
服装行业:某企业通过用户数据驱动柔性生产,效率达同行3倍,库存周转天数减半。
能源化工:中石化以数智化突破增长极限,加速氢能、生物制造等新兴技术落地(马永生委员建言)。
四、绿色制造:零碳目标下的技术革命
政策要点:
零碳园区试点: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,完善碳足迹认证体系。
能源结构转型:发展沙戈荒新能源基地、绿氢制备,推动化工、交通领域深度脱碳。
行业实践:
循环经济:某化工企业通过余热回收与光伏储能,年减碳1.2万吨,获政策补贴。
绿色供应链:统一工业品编码标准,降低全链条资源浪费(曹鹏委员建议)。
五、未来产业布局:抢占新质生产力制高点
政策要点:
六大前沿领域:具身智能、生物制造、量子科技、6G、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。
创新生态构建: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,攻关“卡脖子”技术。
行业方向:
生物制造:生物基材料市场规模已超2.8万亿元,替代传统化工潜力巨大。
智能终端:人工智能手机、智能网联汽车带动芯片、传感器产业链升级。
政策红利释放,企业如何借势突围?
两会政策为工业领域划定了清晰路径:以数智化提效、以绿色化增值、以协同化破局。面对转型挑战,企业需把握三大关键:
精准对标政策:关注分行业指南与财政补贴(如设备更新、绿色技改专项)。
技术场景融合:优先落地高ROI场景(如智能质检、能耗管理)。
生态协同共赢: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,融入产业链创新网络。
欢迎关注4897铁l算盘资料获取定制化解决方案。
内容来源: 根据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及工业领域代表委员(张立、周云杰、徐晓兰等)建言整理,参考《新型工业化》期刊、中国电子报等官方解读。